高二時,我每天放學都窩在實驗室裡做生物專題,寫日誌、做實驗、跑數據、確保實驗用的動物不會死掉......

那段日子簡直是燃燒生命,每天都睡很少,成績也微幅下滑,但做專題的經驗對我幫助很大,也影響我日後對於「學習」的看法。

📍|自我學習|

多數人在離開學校的那一刻便停止積極學習,從此的人生便只是重複的過程。

做專題是很好的訓練,因為它會強迫你培養自我學習的習慣,練習使用分析數據的工具、定期追蹤相關領域的學術文獻、觀摩其他人做研究的方法與態度。這些經驗會擴展你的眼界,也會不斷提醒自己是多麼的渺小,當「我」變小了,才能以謙卑的心態去面對他人、學習新知。

📍|學會應用|

做專題不像數學題目,每題都有固定流程、標準答案,研究者只能憑藉自身所學,抱著忐忑的心情向前摸索。

但這種情形其實更貼近真實世界,沒有人會告訴你該怎麼做?我們必須自己找資料、輸出腦中的知識、下判斷解決問題、為自己的決定承擔後果。做專題幫我們更快適應出社會後的心態轉變。

📍|確認興趣|

如果喜歡人類學,你可以試試進行小規模的田野調查,進行大量訪問、忍受四處奔波、處理大量跟人類學沒關係的麻煩事。倘若這些挑戰沒有使你退縮,或許你真的適合走人類學;反之,至少你能劃去一個選項。

我們無法永遠都只專注在自己熱愛的事物上,做專題能確認自己的志趣,考驗我們對於一個領域的喜歡程度,是否只停留在美好的想像?是否能撐過現實的衝擊?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listair 的頭像
    Alistair

    Alistair.study

    Alista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